这个故事出自“沈石溪动物传奇故事”里的《再被狐狸骗一次》,作者沈石溪。
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一个年轻人在回家的路上被一对狡猾的狐狸夫妇骗走一只大阉鸡。过了几天,年轻人上山砍柴时,又遇见了那对狐狸夫妇,他想要报复一下,恰好又在脚边的树洞里发现一窝小狐狸,狐狸夫妇里的母狐又在树洞里,便想到这就是那狐狸夫妇的子孙,
便举起了柴刀,只要母狐狸一露头就给它来个斩首示众。公狐狸为了让母狐狸能带着它们的小宝贝安全转移,竟不惜咬断自己的腿骨,想把年轻人引开。可怜天下父母心,看着鲜血淋漓的公狐狸,年轻人虽然识破了它的骗局,却甘愿再次受骗。他慢慢的放下了手中的柴刀,转过身来,准备去追公狐狸。刚走一小会,母狐狸就在离树洞不远的土丘后面“呦呦”的叫嚣,声音平缓,好像寄出了一封平安信。这时,公狐狸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表情。它只是做了个蹿跳的动作,就掉在地上,死了,因为血流得太多了……
读了这个故事,我不禁流下了眼泪,这血染的父爱是多么伟大!我们要好好孝敬父母。
沈石溪的小说读后感(二)
暑假里我看完了沈石溪的动物系列小说,其中有一本书的名字叫《第七条猎狗》。沈石溪把这本书分成了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写狼;第二个部分写狗;第三个部分写豺。
沈石溪在写动物小说的时候经常深入到动物的领地,动物都有很强的领地意识,特别是雄性动物,他们在自己的领地用小便画出地盘,其他的动物就会很自觉的不侵入它的领地。但是一旦有人侵入,就会被动物攻击。
有一次,他进入了一种别名叫红狼的豺狗的动物的领地,被围困在一棵孤零零的大树上,整整两天滴水未进、粒米未沾,饿的都快虚脱了。他养的一只猎鹰从寨子里飞到森林里找到了他,又飞回寨子里向村长报警,领着猎人救出了他。
虽然和动物接触很危险,但是沈石溪为了写好动物小说还是经常和动物打交道。他的这种精神很让我佩服,他让我知道了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有毅力,不怕困难,坚持到底这样才能把事情做好。
沈石溪的小说读后感(三)
最近,我迷上了沈石溪的动物小说。第一,是因为这些动物故事很吸引人。第二,是因为故事里还蕴含着很大的教育意义。
说几个我熟悉的故事吧!《骆驼王子》中讲到了动物们因为火山爆发,而进行了漫长而悲壮的大迁徙。大迁徙中,其它动物像斑羚、野马、野牛等都成了自私鬼,你不让我,我不让你,最后一匹匹地倒在了冰天雪地中。而骆驼却懂得尊老爱幼,草丛让小骆驼先吃,野兽来了让小骆驼呆在包围圈里,沼泽中大骆驼当桥,让小骆驼先过……因此骆驼们到达了云南,并把这种美德传了下去。可这种美德却让野骆驼走向了濒临灭绝的道路。原来,种族们一向溺爱孩子,到了逆反期还一味地护着它们,等到发情期,也不让它们离开独立生活。因此,小骆驼就失去了自我生存的能力,骆驼王子只好让主人公和向导强巴当牲畜养。
看来,一味地溺爱就会让孩子产生依赖,无法自理更生,更无法繁衍后代,到了年轻力壮的时刻内心却还是一个小孩子。动物行为学家把青春逆反期称为“第二次断乳”。这个期间十分重要,它会影响动物的一生。如果“断乳”成功了,那么它们就会真正发育成熟了。如果“断乳”不成功,那它们就会变成一个只不过体格强健高大的小孩子,影响到学习、生活、工作、婚姻……
我们人类何尝不是呢?在这一方面,我们也要向一些食肉动物学习。有些食肉动物,幼崽长大后父母就会把它驱赶出群体,永远也不让再回来。让我深有感触的是狐狸清窝的习性。有一种叫赤狐的狐,它的幼崽大约一岁半就要被母狐残忍地赶出窝。有人说这是母狐出于自私。但事实并非如此,这是因为母狐要幼狐独自闯荡世界,自力更生,独立生活。就连瞎了眼的狐狸也宁可自己饿死也要清窝。狐狸竟如此智慧!虽然我们不需要像狐狸那样清窝,但也要渐渐学会独立生活,这样才能成为有出息的人。(www.5a.net)
动物的世界就是这样的,看了沈石溪的作品我倒觉得有时动物还真是我们的好老师,仔细想想,我们人类有时还真“禽兽不如”!
- 沈石溪的书读后感
- 沈石溪鸟奴读后感
- 沈石溪动物小说读后感
相关文章:
安徒生的读后感03-30
六年级摘抄型的读后感03-30
摘抄一篇读后感03-30
鲁滨逊记读后感500字03-30
小学二年级读后感03-30
加西亚的信读后感03-30
中学生读后感800字03-29
2年级读后感03-29
4年级读后感03-29
三年级读后感范文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