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蒙友人力荐《星云大师谈处世》,拜读后获益良多,有感言万千,不吐不快。
读一书,有感言十句者,可与人述;有感言百句者,可与人谈;有感言万千句者,可书而不可言。我喜欢把自己的心得写下来,因为只有在书写的时候,才能再一次安安静静地回味,独享其中之妙用。
不知是什么原因,也不知从何时开始,心境越来越平和,也越来越偏好阅读佛经或与佛教有关的着述,且每每都能从中体会到一种温润、宽厚、弘毅和无比的自在。这种感觉能慢慢沁入心里,一人独处的时候,从容自在,与人共处的时候,心中充满温暖;无论何情何景,我都愿珍惜当下的福缘,一如星云大师书中所言:“今生一照面,多少香火缘。”其实与人相处,归根结底即是与自己相处,是“降服我心”的过程。如果遇人遇事能够抛却自己的好恶,秉持一颗慈悲的心,诸事随缘而至、随遇而安,那么在与心魔交手的时候,我们是可以降服贪、嗔二念的。“开口动舌无益于人,戒之莫言;举心动念无益于人,戒之莫起;举足动步无益于人,戒之莫行。”
倘不出世,焉可入世?倘不入世,出世何用?一出一进之间,一近一远之后,我们才能更真切、更客观地认识大千世界,才能满怀欢喜、心甘情愿地顺应客观环境中的林林总总。真正可以为自己和别人带来美好与欢乐。真淡真空,一切以“不执着”三字了之,言归六字:善护念,无所住。
有了这样的想法,又能把这样的想法映射到工作生活之中,我们将会看到更多的笑靥,心情也会格外的舒畅。与其像夸父一样执拗地逐日而死,不如静静地等在那里,任凭它东升西落,感受被太阳环绕的温暖。它走由它走,它来任它来。可以锲而不舍地为理想而奋斗,但绝不拘泥或执迷于奋斗的结果;享受事物轮转的壮美,无所谓结果是否如我所思。把有限的形寿用于无限的精进之行,不枉此番轮回。祈愿可以修得善缘百千万千,令自己福慧双增,令他人满心欢喜,播种一些温暖,收获的必定是光明。
星云大师谈处世读后感(二)
这本《星云大师谈处世》是“星云大师人生修炼丛书”中的一本。
这本书看上去写得很随便,但是读着读着,字里行间会蹦出一句话,让人怦然心动,回味长久。比如他劝人勤劳,说“人有永远休息的时候”,“忙,才是保重。”说到人要多听少说,他这样说:“目不能自见、鼻不能自嗅、舌不能自舔、手不能自握,唯耳能自闻其声。”所以要多听别人说些什么。说到礼物,他说送书、代订报刊杂志都是很有意义的礼物,最好的礼物是什么呢?两个字:“欢喜。”比如儿女送给父母最好的礼物就是乖巧听话、体贴父母的辛劳,让父母欢喜。人的一生,能赚到几千万的人并不多,但是我们能从工作中赚到“欢喜”,赚到尊重,赚到关怀,赚到心安,这些远远胜过银行的利息。他说“人可以没有学问,但不能不会做人。”青年人之所以不会成功,在于话不会讲或者不知要讲好话。他说“懂得感恩者才会富贵”,不要向别人要求什么,要问自己能给别人什么。凡事不要生气,但要争气。什么都可以失去,但不能失去慈悲;什么都可以没有,但不能没有信仰。生气不能解决问题,因为气一发出,心中的力量也就随之瓦解,所以我们应该以“养气”代替“怨气”,以“和气”代替“意气”,“做事无怨无悔是上等之人,有怨无悔是中等之人,有怨有悔是下等之人,人至少要做个中等之人啊!”这些话都非常有道理。
书中还有很多精妙的比喻,比如他把朋友比喻成花,“有友如花”,当你盛开的时候,他把你插在头上,供在桌子上;当你凋谢了,他就把你丢弃了。这个比喻是以前从来没有听到的。他把人生比喻成水,水质性柔软,以高就低,遇物则转,所以能流出独特的曲线。是啊,人何妨效水,以随缘转境的功夫,悠游于天地之间?他把人体比喻成村庄,说村庄里住着 6 户人家,眼、耳、鼻、舌、身,心是统帅。心好,则眼、耳、舌等就做善事;心坏,则他们四处为恶。这个比喻很精当,尽管有点唯心主义的影子,但客观上何尝不是如此?从这一点上讲,唯心主义何尝不是唯物主义?
书里还讲了很多小故事。比如王阳明有一次跟学生出游,看到路边有两人吵架,一个骂:“你没有天理!”,一个反驳:“你没有良心。”王阳明就对身旁的学生说:“你们听听,他们在讲道。”学生说:“老师,他们是在吵架!”用这个小故事来说明:天理、良心,用来要求别人是骂人;用来要求自己,就是在讲道。多耐人寻味!
还有一个故事我非常喜欢,是有关居里夫人的。有一天,一位朋友到居里夫人家作客,看见她小女儿正在玩英国皇家协会刚刚颁发给她的金质奖章。朋友大吃一惊,而居里夫人说:“我是想让孩子从小就知道,荣誉就像玩具,只能玩玩而已。”(www.5a.net)
还有一个苏格拉底的故事:苏格拉底替自己建了一座小屋,有人说:“你名气这么大,这座小屋与你相配吗?”苏格拉底说:“这小屋如果能坐满真正的朋友,就不错了。”这个苏格拉底真是该杀,他说话太刻薄,尽管说得都是真话。
这本书里我感触最深的一句话是:“恩宜自淡而浓,先浓后淡者,人忘其惠;威宜自严而宽,先宽后严者,人怨其酷。”仔细琢磨,太有道理了。今年的奖金比去年的多,大家高兴;如果比去年少,会骂娘。这跟猴子“朝三暮四”、“朝四暮三”有什么区别呢?可人性就是如此!
相关文章:
读后感不少于1000字02-27
渔夫和金鱼读后感02-27
高中语文课本读后感02-27
亚瑟王之死读后感02-27
童年读后感初一水平02-27
寻乌调查读后感02-27
实践论读后感800字02-27
小学五年级优秀读后感02-27
消防安全知识读后感02-25
感悟母爱的读后感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