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皇帝读后感

时间:2017-01-10 17:20:00 5A范文网 浏览: 读后感 我要投稿

  谈皇帝读后感(一)

  昨日,有朋友提醒顽石再读读鲁迅的《谈皇帝》,我找来重读了。

  鲁迅的杂文、散文、小说我通读过,《谈皇帝》自然没有例外,不过印象已有些模糊,昨日重读,似乎又有了深一层的理解。不由生出一个感慨:经典的确需要重读,反复读。生活阅历的累积、社会经验的增加都会映射在阅读中,从而使自己对作品的理解日渐加深,就如此时的顽石读《谈皇帝》。此为题外话。

  读《谈皇帝》到“不过一则又要他(皇帝)弱,一则又要他愚”,“因为要便于操纵,所以又要他颇老实,听话”这样的文字时,不觉会心一笑,大生“高山流水”之感,这和我在《小儿登大位,弱智做皇帝》中阐述的观点何其相似!顽石倒不是有意克隆先生的见解,写作拙文时还真未想起《谈皇帝》来,这并非要和鲁迅撇清关系,鲁迅对顽石的影响可能仅次于毛公。

  不盲目崇拜儒学的都知道,儒学有一个很大的功用,即愚民,唯其如此,维稳才好施行,这便是自汉以降几乎历朝历代都推崇儒学的重要(或曰根本)原因。而鲁迅在这篇小杂文(不过800余字)里道出了一个惊天发现,即儒学不仅用以愚民,更可用来愚君。

  圣人之徒忽悠出一个“天”的概念,就是用来愚弄(往好里说是约束)皇帝的。“据说天子的行事,是都应该体帖天意,不能胡闹的;而这‘天意’也者,又偏只有儒者们知道着。” “这样,就决定了:要做皇帝就非请教他们不可。”寥寥数笔,鲁迅便一针见血地指出了皇帝被愚弄的事实,同时也揭穿了儒学的欺骗性。

  凡皇帝莫不自以为圣明,其人是圣天子(也确有极个别名实相副的),其言为圣旨,其先祖谓圣祖……殊不知,他们一直被圣人之徒愚弄着,和流行于闽南的提线木偶也不遑多让,何圣之有?

  在中国,皇帝现在当然没有了,“红嘴绿鹦哥”怕是都变作了“普世绿鹦哥”。据说,儒生也早改了称谓,换成了诸如国学大师、精英、公知、智囊之类;不过,儒学也还在发扬光大,与时俱进着呢。


谈皇帝读后感(二)

  《雍正皇帝》想必同学们都看过吧?接下来,就听我讲讲雍正的一些事吧!

  爱新觉罗·胤禛,是康熙皇帝的第四个儿子,出生于康熙十七年。在康熙末年,得隆科多、年羹尧之助,以阴谋夺取帝位。雍正当皇帝后,把奸臣、贪官除尽,巩固边疆,进行了系列改革活动。雍正帝,善于用人,并不贪色。他这一生中,做得最正确的事情,就是临终前把皇位传给了皇四子,爱新觉罗·弘历。

  从整体来说,在二月河先生的《雍正皇帝》中看来,雍正皇帝是一个不错的皇帝。虽然刚开始,雍正当上了皇帝,但是几个王爷仍然咄咄逼人,企图夺位自立,使得皇宫危机四伏。但雍正皇帝并无后怕,他不顾安危,巡视黄河,体恤百姓,重用一批有才干的人。最终粉碎了那些想当皇帝的王爷的阴谋,圈禁了托孤重臣隆科多,赐杀抚远大将军年羹尧。

  雍正严惩自己的兄弟,终于可以放心执政了,但雍正皇帝却因服用丹药,不久,他便中毒而亡。他只当了十三年的皇帝。


谈皇帝读后感(三)

  康熙末年,皇宫里的几个王爷争夺太子,最后的胜者是雍亲王胤禛,就是后来着名的雍正皇帝。

  从整体来说,在二月河先生的《雍正皇帝》中看来,(www.5a.net)雍正皇帝是一个不错的皇帝。虽然刚开始,雍正当上了皇帝,但是几个王爷仍然咄咄逼人,企图夺位自立,使得皇宫危机四伏。但雍正皇帝并无后怕,他不顾安危,巡视黄河,体恤百姓,重用一批有才干的人。最终粉碎了那些想当皇帝的王爷的阴谋,圈禁了托孤重臣隆科多,赐杀抚远大将军年羹尧。

  雍正严惩自己的兄弟,终于可以放心执政了,但雍正皇帝却因服用丹药,不久,他便中毒而亡。他只当了十三年的皇帝。

  雍正虽然是一个好皇帝,但他也有缺点。他为人十分苛刻,每个人稍犯错误,就会受到严厉的惩罚,甚至性命难保。而且,几乎没有悔改的机会。也许,这是因为雍正看到康熙年间,坏人趁康熙皇帝心慈手软作恶,而自己决定要杜绝这种现象,才要求苛刻的原因吧!

  • 唤起心中的巨人读后感
  • 石灰吟读后感
  • 杨靖宇读后感

相关文章:

思无邪的读后感01-16

南京大屠杀的读后感01-16

井底之蛙读后感100字01-16

陈鹤琴文集读后感01-16

论雅俗共赏读后感01-16

一袋干粮读后感01-16

办法总比问题多读后感01-16

办法总比困难多读后感01-16

生死攸关的烛光读后感01-16

读后感约400字01-16

热搜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