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女的红围巾读后感

时间:2016-12-15 16:53:00 5A范文网 浏览: 读后感 我要投稿

  少女的红围巾读后感(一)

  《少女的红围巾》这本书是程玮老师写的,书中的雨儿就是程玮老师的影子,雨儿这个角色是程玮老师在德国留学时所看,所想,所闻的另一个程玮。

  我对《少女的红围巾》里的内容大致的内容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理解:文中里的江雨,也就是我们所熟悉的雨儿,在还没有读完高中的情况下,被自己的父母送去德国读预科,她先是住进了父亲的学生阡阿姨家,随后又住进了两个中国大学生的家里,她的生活也由此被改变,她与那两个中国大学生发生了许许多多有趣的事情都让我们意想不到。

  读完这本书,我深切地意识到了中国与德国的不同,德国的孩子等到十八岁之后就要靠自己的双手打拼处一切自己所需求的东西,决定自己的一切,而我们中国的孩子等到十八岁以后还在上学,每天上学和放学都要家长去接送,从而有了一种依靠性,所有东西需不需要完全是由家长来决定,而不是孩子来决定自己的所需物品,中国与德国的食品、文化知识和生活习惯也完全不同,看到雨儿在外国生活的艰辛、幸福、烦躁中,我知道外国的生活是枯燥无味的,在那样的环境中应该懂得要多交一些对自己有益的朋友,不要交一些整天不学无术,只知道吃喝玩乐的坏小孩做朋友,这样不仅会培养他们的野心,还会把自己也带坏。


少女的红围巾读后感(二)

  看了《少女的红围巾》,但还忍不住落泪。当一本看似平凡的书捧在手心,手已经冰冷,不知不觉热泪盈眶,就是不能忘记那块充满悲欢离合的红围巾。

  书中的少女雨儿清秀的面孔,映在我心中。从一个无知的中国女孩,到一位成熟的美丽少女,这其中的变化我承认,真的很累!

  曾是一个农村女孩,什么都看不懂,然而江老师的一句话“来,孩子,你跟我走”,彻底改变了他和她的命运,以至于出现了书中的那位神秘的职业女——于阡。开始,我不觉得于阡很伟大,对她只是平淡。但令人惊讶的往事,不得一叙呀!虽然我正在回家的车上,那本书已成了昨天,但窗外纷飞的雪花,我不知道是什么触动了我的心灵深处。记起那阵桂花香,一直是于阡的伤疤,是于阡和江老师第一次变得陌生的情景,随后又想起“小锅面”,一个不起眼的面摊,却给于阡的伤疤上添了一丝欣慰,因为这是于阡跟她大学同学焦竹的美好回忆。经历了坎坷一生,得到了金钱、地位的于阡,唯一使她遗憾的只有对江老师那份深深的爱意,和对焦竹的后悔之情,在平静的房里慢慢死去,但焦竹依旧守候在她的身旁永远,那块幸福的红围巾,一生的纪念。

  落泪的不只是这些。还有那张于阡临死前给雨儿的信。当时四周一片寂静,月色如水如银,如泣如诉。雨儿不由得泪流满面。“我亲爱的雨儿:当你接到这封信时,我已离你远去……”真的不想再读下去,埋头痛哭起来,那种难言的悲伤扑面而来,无奈下抑制住了。往下看,那幢白色公寓,它还遗留这于阡的呼吸,人去物在的感觉,让人惊心动魄。

  “床前明月光……”又一次在耳边响起,远在西藏的央金,我找到了于阡的气息,是的,我不会忘记爱着的灵魂。生生息息,一块红围巾,寓意着永存的光芒,春又来了……


少女的红围巾读后感(三)

  《少女的红围巾》这部书讲的是:雨儿没毕业,就被父母送到了德国读书。她先是住在父亲的学生于阡阿姨家里,后来又搬出去,不久,她又收留了一个无处可住其实家里非常有钱的德国女孩——约翰娜。一个从来没有离开过家的女孩开始独立的生活:她要面对语言的障碍,东西方不同文化的差异。她白天上学,晚上要去酒吧弹琴、打扫卫生,挣钱以减轻她爸妈的负担……

  这本书告诉我们不要沉溺于父母的溺爱,要独立和包容!(www.5a.net)

  • 在哈金森工厂读后感
  • 雅舍读后感
  • 星愿少女读后感

相关文章:

党的阳光下读后感12-21

心灵鸡汤的读后感12-21

人文读本读后感12-21

朱自清读后感12-21

绿野仙踪的读后感12-21

鲁迅伤逝读后感12-21

初一课文散步读后感12-21

乌塔读后感600字12-21

格列佛历险记读后感12-21

曹文轩的书读后感12-21

热搜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