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新课堂数学读后感(一)
读了《教师如何走进新课堂》后,感觉到长期以来,教学主要存在这样一些问题:应试的学科教学,影响了学生终身发展基本素质的养成;教学方式选择不当,阻碍学生能力的发展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与学生经验脱节没有充分反映物理学对科技、社会发展的作用;教学中对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功能的体现不足。因此对新课堂的教学有了更深刻的了解,特别是对教师角色如何转变和教师为何踩不上点儿印象最深。
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在课堂上所扮演的角色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新课程提倡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而综合能力的培养要靠教师集体智慧的发挥。因此,要改变教师之间彼此与封闭的现象,教师必须学会和他人合作,与不同学科的教师打交道。例如,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将打破班级界限,根据课题的需要和兴趣组成研究小组,由于一项课题往往涉及到语文、地理、历史等多种学科,需要几位教师同时参与指导。教师之间的合作,教师与实验员、图书馆员之间的配合将直接影响课题研究的质量。在这种教育模式中,教师集体的协调一致、教师之间的团结协作、密切配合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将随着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而重新建立自己的教学方式。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参与进去,学生学习不仅要用脑去想,而要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嘴巴说,用手操作,即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身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这不仅是理解知识的需要,更是激发学生生命活力、促进学生成长的需要。反思我们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一些教育专家和教育工作者发现,人们的学习主要依赖于两种方式,一种是接受式学习,另一种是探究式学习,两种学习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而我们的基础教育过多地注重了接受式学习,忽略了探究性学习在人的发展中的重要价值,使探究性学习如观察、实践、调查、实验等在教学中处于被忽略的地位。通过对前人经验的总结及对国际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此次课程改革在继承传统的接受式学习的基础上,增加了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实现了学习方式的多样化。
课改专家认为,不能把课程仅仅理解为教科书,理解为教师教的材料,课程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因素的整合。课程不在是知识的载体,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识的过程。每个学生都带着自己的经验背景、带着自己独特的感受,来的课堂进行交流,这本身就是课程建设,学生从同学身上、教师身上学到的东西远比从教科书中学的多。课改专家强调,教师和学生是课程的创造者和主体者,共同参与课程的开发。改变师生关系,通过交往建立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新课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那么,教师能否放下尊严和架子,能否从讲台上走下来,能否与学生做朋友,这个变化其实是很艰难的。在教学中,教师应该考虑学生在某一个知识方面,已经积累了哪些生活经验,现实生活中哪些经验可以作为本次教学的铺垫,让学生可以从实践活动中活化掌握等等。在探究中学习,教师要创造一定的情境,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让探究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在新课程中,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是课堂教学的一种新模式。通过设计真实、复杂、具有挑战性德开放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参与探究、思考、让学生通过一系列问题的解决来进行学习。
读了这本书后,我放下了架子,转变了角色,感到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者、前进道路上的引路人。因此对自己的工作及专业能力的发展进行评估,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保持开放的心态,把学校视为自己学习的场所。在实践中学习,不断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研究、反思,对自己的知识与经验进行重组,才能不断适应新的变革。
走进新课堂数学读后感(二)
读了《走进新课堂》品德与生活/社会分册这本书后,给我的启发和帮助十分巨大,这本书除了理论知识外还有许多的案例分析,使我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还可以通过书中列举的课堂教学理解并吸收这些理论知识。以前也在相关的教育教学书籍中看到过关于课堂教学方面的理论知识,强调教学的艺术性,课堂教学的效率问题,可是更多的流于理论上的说教,让人无法真正了解课堂教学的有关细节的琢磨与把握。读了该书,犹如在我为师的道路上亮起一盏明灯。因此,在新课程的浪潮中,为了更好地教,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学,教师必须真正地从事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要努力提高课堂效率,要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课程理念,在教学活动中体现学生的主人翁地位。通过认真阅读这本书,我谈谈以下几点收获:
一、品德课要以学生为主体。
这种“品德与社会”、“品德与生活”课标是以学生的视角观察生活,教材的内容是以学生的视角来编写的,强调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活动形式,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之中。品德课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让他们在欢乐中陶冶情操,接受品德教育。如案例《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介绍的民族名称和民族风情都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课前让学生通过上网、看图书杂志、问家长、问老师等方式查找有关民族名称及民族风情的知识,使学生获得一定的感性认识。在课堂上,当问及“你还知道哪些民族的名称,了解哪些民族的风俗习惯”时,大部分学生跃跃欲试,争相发言,用多种方式表达了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展示了自己的成果,通过学生间交流,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又分享了交流的快乐。始终充分发挥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营造主体参与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学得活,学得深。如《多样的气候》,老师课前就布置了学生查找有关“中国气象名城”和家乡气候知识资料的活动,这样既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兴趣盎然,达到了积累知识的目的。我在课堂教学中也尝试着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所任教的五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思考概括能力,让学生交流看法,引发碰撞,以达到情感共鸣,充分信任学生,给学生自由思考的空间,让自己的课堂教学更上一层楼。
二、品德课要贴近儿童生活,回归生活。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也就是说,“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学科具有“生活性”的特征,老师应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或游戏为载体。
1、“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是永远解读不完的鲜活教材。小学品德课的基本理念是:回归生活,以生活为本。学生的道德意识源于生活,并在生活中能生动地表现。回归生活,注重人在生活中的动态生成过程,这是对人的主体地位的认可和对人的生命的尊重。回归生活,德育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拨动学生生命的“情弦”;回归生活,德育方可绿意盎然,生机无限。我发现了脱离儿童生活的课堂是单调的、枯燥的,学生们缺少了真正生活的愉悦体验,所以教学的组织形式一定要贴近儿童的生活。如高扬老师“明亮的眼睛”就是在这种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完成的。这一课设计的所有活动,都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设计了两个体验游戏,让学生去亲自体验没有眼睛的生活情况,虽然只是两个小小的活动,但是通过全班学生的亲身体验,使他们认识到眼睛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这其实就是一种不留痕迹的教育,让学生在游戏中明白道理,尊真正做到了润物细无声。
2、引导学生将灌输式外塑德育变成学生在生活中感悟自我建构式德育。这个理念转变本身就是求真的过程。品德教育缺乏实效性,一直是困扰教育者的难题。究其原因是因为我们按照德育条目对学生进行灌输式外塑德育。这种外塑的结果,使学生成为被动学习者,脱离学生德育生活体验和感受,难以产生情感共鸣,更谈不上自我建构,进而内化为行为,所以教学难以达到实效。从《诚信和我们在一起》这种案例学生的质疑中可以看出:现代小学生的是非观念是开放的,是有生活基础的。现代社会多元价值观,使人们学会了在不违背道德规范的大前提下,去变通地处理一些事情,获取最大价值。这种多元价值观必然地反映在学生生活中。所以学生对埃默钮在可以避免生命消失又能告诉警察真相的情况下,在这儿用生命去交换,认为代价太大。他们认为这样做真傻,这是学生已有的生活认知告诉他们的真实答案。因为学生的价值认同与故事中人物的做法有区别,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是需要有勇气的。只有回归生活的德育,学生才能体验感悟到真实。作为教师,要紧紧围绕学生的现实生活,创设一定的生活情景或问题引导,让学生获得真实的感受,从而引导、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和良好品德行为的养成。
如在教学《让诚信伴随着我》时,为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先向学生讲一个《曾子杀猪》的故事,然后我让学生对现实生活中的事例畅所欲言,去引发学生的真情实感。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仁人志士层出不穷,中华美德熠熠生辉。不管干什么行业,都要讲究一个“信”字。这个“信”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职业道德,做医生要有医德,做教师要有师德,做演员要有艺德……只有具
相关文章:
六国论读后感11-29
我叫猪坚强读后感11-29
安静周国平读后感11-29
许愿树读后感11-29
卖柑者言读后感11-29
春节习俗读后感11-29
做一片美的叶子读后感11-29
卖刀汴京城读后感11-29
兔之眼读后感1000字11-29
兔王读后感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