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布斯读后感800字(一)
今天,我读完了《我是乔布斯》,心中感到十分震撼,乔布斯真是个传奇人物。
这本书主要写了乔布斯传奇的一生。虽然没有精彩的故事情节,但是他坚定执着,永不放弃,追求完美的精神深深地刻在我的心头
我认为乔布斯是不幸的,也是极其幸运的。他一出生就被亲生父母所遗弃,但是乔布斯的养父母待他如自己的亲生儿子。他的母亲总是花很多时间陪伴他,并在他入学之前教会了他阅读,他的父亲在他五六岁的时候,就把自己的工作台分给他,与他一起分享空间和收获的快乐,并为了他的学习环境几次搬家。乔布斯是一个精力充沛的孩子,他想象力丰富,对世界充满好奇,喜欢调皮捣蛋,把学校搞的鸡犬不宁,没有老师愿意教他。这时,伊莫金·希尔出现了,她采用写完作业就奖励的制度,激发了天才的潜力,从此改变了他人生的轨迹。
乔布斯不断超越自我,勇于创新,创造了苹果公司,并取得了巨大的成果。在苹果走向鼎盛的时候,由于他和其他人意见不和,于是被“踢”出了苹果公司。对于乔布斯来说,是多么大的的打击啊!但是他没有被击垮,重新创立了“NeXT”公司,一路坎坷,但他不惧失败,在乔布斯的眼里,生命就是一场战斗,使他在创新的路上永不止步,因而,在苹果濒临破产之际,他重新接手,力挽狂澜,才有了苹果今天的辉煌,让IPhone、ipad走进千家万户,这一切成功,都归功他的坚定执着,永不放弃,追求完美的精神。
其实他所经历的坎坷比常人多得多,但是他一直毫不畏惧,那是因为他在内心深处一直有一个理想,在引领着他,使他一直坚持下去,永不放弃。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很多理想,我们曾经努力过,但却在困难面前常常退缩。
以前,我喜欢吉他,于是去学习吉他,学了半年左右,我就不学了。因为学习吉他很枯燥,所以我放弃了。最后我不再学习吉他,现在我都不会弹了。
最终证明,只有努力到最后的人才能成功,即使你坚持了,但是最终放弃了,照样是一事无成。所以做事要努力,要像乔布斯那样,拥有执着,永不放弃,追求完美的精神,方可有大的成就。
乔布斯读后感800字(二)
《乔布斯传》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读这本书令我感受最深的不是他在这个行业如何伟大如何不可复制,因为这些都将会是历史,不可超越的,而是他言传身教给我们的在工作之外也要重视亲情,却是值得我们去学习膜拜的。
在书中我了解到乔布斯十分注重亲情,在离开苹果以后,他在家庭中是既一个好父亲、好哥哥同时也是个好儿子。乔布斯在05年斯坦福大学的毕业典礼上发表演讲时说:“死亡简直就是生命中最好的发明,它可以促成生命的变化。”他说,死亡的好处在于,可以使你避免将生命浪费在他人的选择中。
从书中我了解到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周,他最担心的就是那些依赖他的人:苹果员工、他的四个孩子和他的妻子。忙碌的人们,停停匆忙的脚步,去关心一下自己的至亲和朋友们吧!非常感谢公司能给我这个来荆州工作的机会,让我承接起这边的THINK服务站及YUM的部分工作,虽然工作非常的忙碌和辛苦,但在这种情况下,我还是把老婆和刚过一岁的女儿接到了荆州,我想尽到一个丈夫特别是一个父亲的责任。
即使是压力很大,但对我来说更是一种激励,每天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里,但是看到老婆把家里收拾的干净整洁和女儿可爱的笑脸,所有的疲惫辛劳和烦恼立刻就烟消云散了,我想,这才是真正的幸福!
乔布斯读后感800字(三)
近日读了本《乔布斯传》,虽然一直是APLLE粉,但对乔布斯却知之甚少,读后深为之痴迷,这是一个不可思议的人,一个改变了世界的人,虽然他的人生之旅是如此之短暂,却足以让众多活着的人汗颜……
他拥有并不完美的童年,但他的养父信守承诺,为了能去乔布斯满意的大学甚至不惜搬家换工作,乔布斯是个有着梦想与并执着的人,为了实现自己“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的梦想,不惜放弃大学学业,即使在他最困难的时候(被自己创办的苹果抛弃),也从未放弃过。最终,在那个崇尚创新的社会,他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他与他的团队正是美国以及全人类所追求的“创新精神”的代名词。从某种意义上讲,乔布斯的成功也许是美国的人性自由,个性化教育及创新精神的完美结合。(www.5a.net)
衷心希望我们中国能够拥有自己的“乔布斯”,能够拥有一批有梦想,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队伍,以‘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的魄力,振我中华之雄风。我想,要想实现这些,需要我们改变的太多了,死板的教育方式,纯净的创业环境,正确的财富观……也许不是一代人的努力,从我做起吧!
放笔之际,耳畔又想起了乔布斯对斯卡利说的那句名言’你是想卖一辈子糖水,还是想改变世界……
- 乔布斯读后感
- 史蒂夫乔布斯读后感
- 莫莉的假期读后感
相关文章:
一篇童话读后感11-04
神话故事读后感350字11-04
夜莺之歌读后感600字11-04
心的出路读后感11-04
学会看病读后感400字11-04
西顿动物记读后感11-04
教育孩子书籍读后感11-04
初二文言文读后感11-04
雷锋传读后感11-04
关于做事的读后感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