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解除考生的紧张心理

时间:2024-04-20 14:48:32 5A范文网 浏览: 答案大全 我要投稿

人都有可能作为考生参加不同类型的考试,如定级考试、文化考试或各种选拔考试等。至于在校学生,参加大大小小考试的机会则更多。一般来说,我们在考试前都会积极准备,自然,心情稍有紧张,但对考试并不害怕,而是跃跃欲试;到考场上,注意力集中,轻度兴奋,并能发挥自己应有的水平。这是考生的正常状态。可是,却有少数考生,由于考试前的情绪异常紧张,进而可能导致各种心理和躯体的不适,如记忆力减退;注意力难以集中;头晕失眠;食欲不振等,甚至对考试抱消极逃避或忐忑不安的态度。临场考试时,则往往表现为不断打呵欠、行为呆板、思维迟钝,解答试题常常半途而废;或者表现得过度兴奋、面色苍白、手脚出汗、四肢发抖、眼睛发花、思维混乱、烦躁不安、容易发火。自然,考试成绩也不会令人满意了。其实,这也是一种心理健康欠佳的外部表现。那么,怎样来解除这种紧张的心理呢?

  1.端正认识。心理学家指出,人的认识对情绪和行为有很大的影响。因此,考生首先应该端正对考试的认识。要知道,无论什么考试都是对考生现有的文化或技术水平以及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次测试。并且,考试本身就带有很大的机遇性,不能仅以考试成绩来评价考生的水平。因此,应该大胆地、全力以赴地去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考试结果怎样,可以不去管它。事实也表明,考试成绩并不因为你很重视就特别好。恰恰相反,过分重视,有时成绩反而下降。如果人为地夸大一次考试(如高考)成败的意义,并同个人的前程和幸福联系在一起,就势必会引起人的焦虑、紧张和不安。倘若考试遭到局部挫折,又会把这种挫折看作整个考试项目的失败,进而担心自己的前程,觉得自己的前途暗淡无光。这种不正确的认识和联想,会不断强化考生的紧张心理,结果既影响考试成绩,又不利于心理健康。

  2.树立信心。有些考生缺乏自信,虽然自己在考前准备很充分,但总认为自己的底子薄,唯恐要考的内容没有准备或准备不充分,于是一进考场就心里紧张。所以一定要树立信心、自我鼓气:“试题对于我难,对别人也不见得容易。”这样,便能解除临场的紧张恐惧心理了。

  3.劳逸结合。有些考生为了能考出好成绩,往往连续“开夜车”,不注意必要的休息,结果常常适得其反。由于睡眠严重不足,大脑负荷超载,致使兴奋和抑制失调,出现头昏耳鸣,记忆减退,情绪波动等,反而影响了考试成绩。因此,考生一定要注意劳逸结合,这样才能在临考中,保持大脑清醒灵活,并充分发挥它的作用。

  4.心理指导。作为老师,不能只限于文化技术知识上的指导,更应在心理上积极引导,并着重于心理上的支持与指导。比如,帮助考生纠正对考试的种种不正确、不现实的想法,使他们客观地、适当地分析自己,并制订出恰当的目标。同时可以教给学生一些情绪放松技术,比如口诀式松驰操等,帮助考生进行松驰训练。此外,还可给考生提供有关应对考试的技巧等。这样,对考生的心理准备也有好处。因为这一方面可使考生感到踏实;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激发他们跃跃欲试的动机。

  5.积极配合。作为考生的家属,尤其是作为考生的家长,则应积极配合考生消除紧张的心理,对考生不要提过高的要求,免得他们背上很大的心理负担,甚至陷人心理矛盾而不能自拨。这不仅会导致其情绪紧张、焦虑和自卑,久之还会产生头痛、失眠、厌食等症状,这是很不利于考生的心理健康的。同时,考生的家属也应主动多承担家务,以便考生有充分时间准备,并安心参加考试。至于学生,当然还不存在这个问题。但是,家长应该加强与学校和老师的联系,经常了解并及时反映学生的心理和生理方面的情况,还要帮助和鼓励学生养成自我管理的能力和合理的作息习惯,以减少考生的紧张心理。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相关文章:

是一个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在习惯化的行为方式中所表04-20

心理学家把分为4种类型:多血质、胆汁质、黏液质、抑郁04-20

影响的因素很多,有的变化因素是可以预测的,而有的变化因04-20

中职生在期间是为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的黄金时04-20

青春期男生女生交往应遵循的原则不包括()04-20

我们想谋求职业生涯的发展与成功,就必须考虑的需要和变04-20

国际禁毒日是哪一天()04-20

下列选项中,不是新时代背景下,对中职生学习和发展提出的04-20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新时代我们要建设的是一支“知识型04-20

下列不属于多元智能的八个类型的选项是()04-20

热搜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