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辛(别名小辛、细草、少辛、细条、绿须姜、独叶草、金盆草、万病草、卧龙丹、铃铛花、四两麻、玉香丝。),辛;温;小毒,散寒祛风;止痛;温肺化饮;通窍。主风寒表证;头痛,牙痛;风湿痹痛;痰饮咳喘;鼻塞;鼻渊;口疮。小编整理出含有细辛的处方共2642个,本文发表的是其中的第2161~2220共60个。
处方1、太白丸别名太白丹(《圣济总录》卷十六)。
处方天麻45克 细辛(去苗叶)60克 芎藭45克 白附子150克 天南星600克 半夏(煮软,焙干)450克 蝎梢30克(炒)寒水石(烧熟)1.5千克 附子(炮裂,去皮、脐)60克 白僵蚕90克(炒)阿胶22.5克(炙令燥)人参15克
制法上十二味,同捣罗为末,水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诸风头旋,额角偏痛,肢体拘蜷,痰盛气壅,鼻塞声重,咽膈不利。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生姜汤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十六
处方2、加味续命汤处方人参2钱,焦术2钱,茯苓2钱,炮姜8分,熟附子3钱,北细辛5分,生黄耆3钱,防风2钱,酒拌炒归身3钱,法夏1钱,炙甘草8分,杞子3钱,鹿胶3钱,石菖蒲(米汁浸,炒)1钱5分(一方加天竺黄1钱5分)。
功能主治补气壮阳。主产后类中风痉症。风寒入于腠理,经络不和,手足搐搦,眼目上视,角弓反张,口眼歪斜,舌瘖不语,痰涎上涌,不省人事。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胎产秘书》卷下
处方3、五香膏处方霍香 甘松香 甲香(炙)鸡舌香 附子(炮)续断 乌喙(炮)各37.5克 泽兰 防风 细辛 白术各30克 白芷 松叶 莽草各53克 柏叶60克(炙)大皂荚2寸(炙)甘草23克(炙)猪膏2.5千克
制法上十八味,哎咀绵裹,以苦酒1.2升渍一宿,用猪膏煎之,取附子黄为度,去滓。
功能主治治头风,头皮瘙痒,搔之白屑起。
用法用量将膏敷揩头皮。
摘录《外台秘要》卷十六引《删繁方》
处方4、消风丸处方牛胆南星6克 羌活 独活 防风 天麻 人参 荆芥 川芎 细辛各3克
制法上为末,蜜丸,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风痫。
用法用量每服2丸,薄荷、紫苏煎汤调化下。
摘录《保婴撮要》卷三
处方5、疏管灵处方雷丸20克,郁金20克,石见穿20克,百部15克,麦冬15克,槟榔15克,赤芍15克,桃仁15克,路路通15克,桂枝5克,细辛5克,丹皮10克,穿山甲10克,皂角刺10克。
功能主治活血通络,理气调经。主血瘀胞宫,冲任不畅。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周4剂。
摘录杨宗孟方
处方6、摄生饮处方圆白天南星(湿纸裹,煨)南木香 苍术(生)白羊眼半夏(用白沸汤就跳蘸少顷)各4.5克 辣细辛 甘草(生)石菖蒲(细切)各3克
制法上药锉散,分作二服。
功能主治治卒中。
用法用量用水225毫升,生姜7厚片,煎取110毫升,乘热调苏合香丸3丸,灌下。痰盛者,加全蝎,2枚。
备注本方在原书中无方名,现据《古今医统》卷八补。
摘录《仁斋直指》卷三
处方7、愈痛饮处方菊花10克,霜桑叶10克,黄芩6克,薄荷6克,苦丁茶6克,连翘12克,夏枯草12克,藁本6克,白芷10克,鲜茅根12克,荷叶2张,川芎12克,细辛3克。
功能主治祛风散热,活血止痛。主肝经风火上攻。(头痛)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连楣山方
处方8、地骨皮汤处方地骨皮1两半,茺蔚子1两半,防风(去叉)1两,黄芩(去黑心)1两,玄参1两,大黄(锉,炒)1两,细辛(去苗叶)1两,芒消2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目赤痛。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食后、临卧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
处方9、升麻散处方升麻 细辛(去叶、土)荜茇 胡椒 川芎 川椒 甘松(洗去土)香白芷各等分
制法上药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风虫牙痛,齿根动摇。
用法用量每用少许掺患处,良久漱去。若痛甚,用沸汤调药6克,乘热盥漱,涎出立愈。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十一
处方10、芎葛汤处方川芎 葛根 桂枝 细辛 枳壳 人参 芍药 麻黄 防风各15克 甘草7.5克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治胁下疼痛不可忍;兼治脚弱。
用法用量每服15克,用水300毫升,加生姜3片,同煎至,200毫升,去滓温服,一日三次。
摘录《普济本事方》卷七
处方11、三痹汤加减处方羌活12克,党参12克,秦艽10克,防风10克,当归10克,茯苓10克,狗脊10克,熟地15克,黄芪15克,白芍10克,细辛2克,蜈蚣2条,川芎6克,炙甘草6克。
功能主治滋补肝肾,温经通络。主肝肾两虚,痹阻关节。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余锡明方
处方12、复睛丸处方当归 蝉蜕 槟榔 夏枯草 胡黄连 黄誊 白蒺藜各30克 羌活 独活 防风 细辛 枳壳 白芍 赤芍 川芎 柴胡 青皮 陈皮 甘草各12克 茯苓9克 白芷6克 木贼20克 蛇蜕 藁本各6克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一切目疾。
用法用量每服6克。
摘录《银海指南》卷三
处方13、镇心丸处方紫石英(细研,水飞过)朱砂(细砩,水飞过)白石英(细研,水飞过)龙齿(细研)人参(去芦头)细辛 赤箭 天门冬(去心,焙)熟干地黄 白茯苓 犀角屑 沙参(去芦头)菖蒲 防风(去芦头)各30克 远志15克(去心)
制法上药捣罗为末,都入乳钵内,更同研令匀,炼蜜和捣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心风恍惚,惊恐失常,或瞋恚悲愁,情意不乐。
用法用量每服不计时候,以温酒下30丸。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四
处方14、升阳举经汤处方肉桂(去皮,盛夏不用)白芍药 红花各1.5克 细辛1.8克 人参 熟地黄 川芎各3克 独活 黑附子(炮裂,去皮、脐)炙甘草各5克 羌活 藁本 防风各6克 白术 当归 黄耆 柴胡各9克 桃仁(汤浸,去皮、尖)10个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治妇人经水不止,右尺脉按之空虚,属气血俱脱者。
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450毫升,煎至150毫升。空腹时热服。
摘录《兰室秘藏》卷中
处方15、乌梅丸处方乌梅300枚 细辛84克 干姜140克 黄连224克 当归56克 附子84克(去皮,炮,)蜀椒56克(出汗)桂枝(去皮)84克 人参84克 黄柏84克
制法上十味,各捣筛,混合和匀;以苦酒渍乌梅一宿,去核,蒸于米饭下,饭熟捣成泥,和药令相得,纳臼中,与蜜杵二千下,丸如梧桐子大。
药理作用排胆及驱蛔等作用 《中成药研究》1986(3):33~35,本方能促进胆囊收缩和排胆作用,有利于胆汁引流,减少或防止胆道感染及蛔虫卵留在胆道内形成胆石核心,减少胆石症发生。加大乌梅剂量作用更为明显,而单用乌梅作用没有复方强,表明复方有协同作用。实验还表明,本方在麻醉蛔虫体,使其失去附着肠壁的能力,促进肝脏分泌胆汁量增加,降低pH值,明显扩张奥狄氏括约肌,有较强的广谱抗菌作用,尤对痢疾杆菌作用明显。
功能主治温脏安蛔。治蛔厥。脘腹阵痛,烦闷呕吐,时发时止,得食则吐,甚至吐蛔,手足厥冷,或久痢不止,反胃呕吐,脉沉细或弦紧。现用于胆道蛔虫病。
用法用量空腹时饮服10丸,一日三次,稍加至20丸。
注意服药期间,忌生冷、滑物、臭食等。
备注本方所治蛔厥,是因胃热肠寒,蛔动不安所致。蛔虫得酸则静,得辛则伏,得苦则下,故方中重用乌梅味酸以安蛔,配细辛、干姜、桂枝、附子、川椒辛热之品以温脏驱蛔,黄连、黄柏苦寒之品以清热下蛔;更以人参、当归补气养血,以顾正气之不足。全方合用,具有温脏安蛔,寒热并治,邪正兼顾之功。
摘录《伤寒论》
处方16、牙药麝香散处方绿矾(微炒)30克 石胆(炒)6克 五倍子(去虫瓤)36克 诃子皮 何首乌 白茯苓(去皮)白龙骨 甘松(去土)藿香叶各12克 缩砂仁24克 零陵香18克 百药煎36克 细辛(去苗)6克 麝香(研)30克
制法上药为细末,入已研药令匀。
功能主治牢牙止痛。治牙齿不牢,疳蚀腐臭,牙缝垢黑。
用法用量先用热浆水漱口,每用药少许擦牙,含口少时,后用热水漱口,每日早晨用。
摘录《御药院方》卷九
处方17、旋复花汤处方乌头1枚(去皮,熬)旋复花 细辛 前胡 甘草(炙)茯苓各3克 半夏6克(洗)生姜6克 桂心12克
制法上九味,切。
功能主治治胸膈痰结,唾如胶,食不下者。
用法用量用水900毫升,煮取400毫升,去滓,分二次服。
注意服药期间,忌食羊肉、饧、海藻、菘菜、生葱、酢物、猪肉、冷水等。
摘录《外台秘要》卷八引《范注方》
处方18、舒筋养血汤处方当归12克,生地12克,熟地12克,鸡血藤10克,赤芍10克,白芍10克,炙甘草10克,威灵仙10克,桂枝6克,蜈蚣6克,橘络6克,黄芪15克,细辛1克。
功能主治活血养血,舒筋通络。主久伤入络,筋肉失养。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余锡明方
处方19、镇心丸处方远志 人参 茯苓 柏子仁 细辛各60克 干山药 茺蔚子 车前子各30克
制法上药捣罗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肝心热毒上攻,眼生翳障。
用法用量空腹时用茶下10丸。
摘录《秘传眼科龙木论》卷三
处方20、广灵丹处方银朱 生羽 炙乳香 炙没药 青黛 藿香 薄荷 明雄 僵蚕 洋樟 半夏 细辛 白芷 大黄 木鳖子 牙皂 茅术 木香各15克 冰片15克
制法上药共研细末。
功能主治治阴分疽毒。
用法用量掺于膏药上贴之。
摘录《青囊秘传》
处方21、虚风丸处方天蓼木 吴白芷 白鲜皮 白茯苓(去黑皮)川芎 独活(去芦头)防风(去芦头)天南星(酒浸,切片,酒煮)天麻(酒煮)乌蛇(酒浸,去皮、骨)全蝎(微炒)人参(去芦头)麻黄(去根、节,炒)甘草(锉,炒)白术 细辛(去苗、叶、土)川乌头(炮裂,去皮、脐)白僵蚕(去丝,微炒)各)5克 天雄(炮裂,去皮、脐)黑附子(炮裂,去皮、脐)各11克 马牙消(别研)雄黄(飞,研)朱砂(飞,研)各7.5克 龙脑 麝香各1.5克
制法上药二十五味,为细末,炼蜜为丸,每30克作10丸。
功能主治治一切虚风,头痛眩晕,昏晕欲倒,呕吐痰涎,牙关紧急,手足无力,麻木不仁,不省人事。
用法用量每服1丸,温酒化下,或荆芥汤下亦得,食后、临卧服。
摘录《御药院方》卷一
处方22、生发膏别名甘松膏(《普济方》卷四十八)。
处方蔓荆子 附子 细辛 续断 皂荚 泽兰 零陵香 防风 杏仁 藿香 白芷各60克 松叶 石南各90克 莽草30克 松膏 马鬐膏 猪脂各1.8升 熊脂1.2升
制法上十八味,哎咀,以清醋1.8升 渍药一宿,明旦以马鬐膏等微火煎,三上三下,以白芷色黄膏成。
功能主治祛风生发。治头中风痒,白屑。
用法用量外用泽发。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三
处方23、小青龙加石膏汤处方麻黄20克,桂枝20克,白芍20克,干姜20克,细辛20克,五味子20克,大枣20克,半夏30克,生石膏120克,甘草20克。
功能主治温化水饮,开郁清降。主寒饮郁肺,失其肃降。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熊永厚方
处方24、乌犀角丸处方乌犀角屑15克 羚羊角屑15克 天麻22克 防风15克(去芦头)人参7.5克(去芦、头)细辛15克 蔓荆子15克 肉桂15克(去皱皮)白芷7.5克 酸枣仁15克(微炒)独活15克 干姜15克(炮裂,锉)附子15克(炮裂,去皮、脐)赤芍药15克 藁本15克 赤茯苓22克 麻黄15克(去根、节)当归15克(锉,微炒)芎藭15克 乌蛇60克(酒浸,去骨、皮,炙微黄)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和捣二三百杵,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肝风。筋脉拘挛急痛,举体不仁。
用法用量每服20丸,温酒下,不计时候。
注意服药期间,忌食鸡、猪、鱼、蒜等。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三
处方25、惺惺散处方瓜蒌根 人参 细辛(去叶)茯苓(去皮)甘草(炙)桔梗各45克
制法上药同杵罗为末。
功能主治治小儿风热疮疹,伤寒时气,头痛壮热,目涩多唾,咳嗽喘粗,鼻塞流清涕者。
用法用量每服3克,用水150毫升,加薄荷3片,同煎至60毫升,温服。如要和气,即生姜煎服,不拘时服。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十
处方26、蠲痹镇痛汤处方制川乌10克,制草乌10克,细辛6克,牛膝15克,苍术12克,防己12克,制乳香10克,制没药10克,川芎15克,桂枝12克,甘草6克。
功能主治散寒除湿,通痹止痛。主寒湿闭阻。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周天寒方
处方27、通草散处方木通 细辛 附子(炮,去皮、脐)各等分
制法上药研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鼻齆,气息不通,不闻香息。
用法用量绵裹少许,纳鼻中。
备注本方在原书中无方名,现据《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六补。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六
处方28、辛乌散别名角药(《重楼玉钥》卷上)。
处方赤芍梢30克 草乌30克 桔梗15克 荆芥穗15克 甘草15克 柴胡9克 赤小豆18克 连翘15克 细辛15克 紫荆皮30克 皂角15克 小生地15克
制法上药不宜见火,置日中晒燥,共为细末,收入瓷瓶,勿令走气。
功能主治治喉风,颈项及口外红肿,亦治牙床浮肿。
用法用量临用以冷水调,噙口内,取风痰如神。凡颈项及口外红肿,即以角药敷之,亦可用角药作洗药,以荆芥同煎水频频洗之,洗后仍用角药敷上。痰涎极盛者,加摩风膏浓汁4~5匙,牙床浮肿,加南星末少许。
摘录《重楼玉钥》卷上
处方29、大岩蜜汤处方栀子15枚 甘草 干地黄 细辛 羊脂(青羊角亦可)茯苓 吴茱萸 芍药 干姜 当归 桂心各3克
制法上十一味,哎咀。
功能主治主贼风,腹中绞痛,并飞尸遁注,发作无时,发即抢心,胀满,胁下如锥刀刺,并治少阴伤寒。
用法用量用水8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滓,纳脂令烊,分三次温服,每次相隔一至二小时。若痛甚者,加羊脂9克,当归、芍药、人参各3克;心腹胀满坚急者,加大黄9克。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八
处方30、止疼酒处方川乌 草乌 良姜 细辛 白芷各3克 白酒60克
功能主治祛风止痛。治风火、肾虚或痰热、瘀血所引起的牙疼。
用法用量将药与酒共置酒壶内,稍浸片刻,煨热,用酒含漱,连用二三次即可。
摘录《古今名方》
处方31、黄风菊花汤处方防风 黄连 桑白皮 赤茯苓 瞿麦 车前子 栀子 大黄 黄芩 细辛 桔梗 连翘
功能主治治初起胬肉攀睛。
用法用量上药水煎,半饥时温服。
摘录《银海精微》卷下
处方32、玉池散处方当归(去芦)藁本 地骨皮 防风 白芷 槐花(炒)川芎 甘草(炙)升麻 细辛(去苗)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治风蛀牙疼,肿痒动摇,牙龈溃烂,宜露出血,口臭。(牙痛)
用法用量每用少许揩牙。痛甚即取6克,用水250毫升,加黑豆6克,生姜3片,煎至150毫升,稍温漱口,候冷吐之。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七
处方33、三建膏处方天雄 附于 川乌各1枚 桂心 官桂 桂枝 细辛 干姜 蜀椒各60克
制法上药切片,麻油1千克浸,春五、夏三、秋七、冬十日,煎熬去滓,滤净再熬,徐下黄丹,不住手搅,滴水不散为度。
功能主治治阴疽,歹肉不化。
用法用量阴疽以葱汤洗净,摊成加银粉少许,贴患处;腹痛少食泄泻,摊成加丁香末少许,贴脐中及中脘;阳衰精冷,摊成加阿芙蓉少许,贴脐中及丹田;冷哮喘嗽,摊成加麝香少许,贴肺俞及华盖、中膻;症瘕冷积,摊成加麝香、阿魏少许,贴患处。
摘录《张氏医通》卷十三
处方34、散血葛根汤别名散瘀葛根汤(《医宗金鉴》卷十二)。
处方干葛 半夏 川芎 防风 羌活 升麻 桔梗各2.4克 白芷 甘草 细辛 苏叶 香附 红花各1.8克
功能主治疏风理气,活血化瘀。治跌打损伤,瘀血凝滞,结成流注,身发寒热者。
用法用量上药以水400毫升,加葱3根、生姜3片,煎至320毫升,不拘时服。
摘录《外科正宗》卷三
处方35、天麻丸处方天麻(锉,焙)独活(去芦头)附子(炮裂,去皮、脐)麻黄(去节,焙)桂(去粗皮)乌蛇肉(酥炙黄)各30克 人参 防风(去叉)细辛(去苗叶)当归(切,焙)白术(锉,焙)羚羊角(屑)薏苡仁(炒)干蝎(去土,微炒)牛膝(酒浸,切,焙)芎藭 茯神(去木)天南星(炮)白僵蚕(炒)各22.5克 牛黄(研)龙脑(研)麝香(研)各7.5克 丹砂(细研)l5克
制法上二十三味,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脾脏中风,身体倦怠,四肢缓弱,恶风头痛,舌本强直,言语謇涩,皮肤脚膝酸痹。
用法用量每服10~15丸,不拘时用温酒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
处方36、养寿丹处方远志(去心)菖蒲 巴戟天(去心)白术 茯苓 地骨皮 续断 枸杞子 甘菊花 细辛 熟地黄 车前子 何首乌 牛膝 苁蓉 菟丝子(三味酒浸)覆盆子各15克
制法上药十七味,为细末;炼蜜和就,于臼内杵千下,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补五脏,散麻痛,驻容颜,乌须发,壮筋骨。久服不老。治虚损。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腹时用温酒送下。
摘录《御药院方》卷六
处方37、天南星丸处方天南星(炮)附子(炮,去皮、脐)白附子(炮)华阴细辛 旋复花 半夏(汤泡)芎藭各15克 天麻30克
制法上为细末,面糊和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风痰上扰,头目眩晕,肢节拘急。
用法用量每服30~50丸,用荆芥、薄荷煎汤送下,不拘时服。
摘录《奇效良方》卷二十五
处方38、秦艽羌活汤处方羌活3.6克 秦艽 黄耆各3克 防风2.1克 升麻 炙甘草 麻黄 柴胡各1.5克 藁本0.9克 细辛少许 红花少许
制法上药锉碎。
功能主治治痔漏成块下垂,痒甚者。
用法用量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空腹时服。
摘录《兰室秘藏》卷下
处方39、辛香散处方防风 荆芥 寄奴 独活 大茴 明矾 倍子 苦参 柏叶 当归 白芷 泽兰 细辛 银花 苍耳各少许
功能主治治跌打损伤,溃烂、骨折者。
用法用量水煎,加盐1撮,接骨、换膏时,外洗患处。
摘录《伤科汇纂》卷七
处方40、人参润肺丸处方人参 款冬花(去梗)细辛(去叶,洗)杏仁(去皮、尖,麸炒)甘草(爁)各120克 知母180克 肉桂(去粗皮)桔梗各150克
制法上药研为细末,炼蜜为丸,如鸡头子大。
功能主治治肺气不足,咳嗽喘急,吐痰不利,胸膈烦闷,涕唾稠粘,唇干口燥;及风壅痰实,头目昏眩,精神不爽;或肺胃俱虚,久嗽不已,渐成虚劳,肢体羸瘦。胸满短气,行动喘乏,饮食减少。
用法用量每服1丸,食后细嚼,用淡姜汤送下;含化亦可。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四
处方41、竹叶汤处方淡竹叶 犀角屑 木通(锉,炒)黄芩(去黑心)各30克 玄参 黄连(去须)车前子各33克芒消60克 大黄(微炒)细辛(去苗、叶)各3克
制法上十味,粗捣筛。
功能主治治肝脏实热,眼赤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15克,用水230毫升,煎至180毫升,去滓,食后温服,一日二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二
处方42、惺惺散处方人参(去声)15克 桔梗(锉破)白茯苓(去皮)白术 天花粉各30克 细辛(去叶)6克 防风(去芦)川芎 南星(生用)各7.5克 甘草(半生、半炙)21克
制法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治伤风伤寒;痰嗽咳逆。
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水200毫升,加生姜3片,薄荷3叶,慢火煎至160毫升,不拘时温服。
摘录《活幼心书》卷下
处方43、神圣膏处方木香30克 雄黄30克(细研)桂心30克 赤芍药30克 当归30克 人参30克(去芦头)附子30克(生,去皮、脐)丁香30克 白芷30克 黄耆30克 没药30克 芎藭30克 防风30克(去芦头)甘草30克 沉香30克 细辛30克 乳香30克 白檀香30克 甘松香30克 蜡60克 松脂30克 垂柳枝60~90克 柏枝90克 黄丹500克 清麻油1.5千克
制法上药细锉,先煎油沸,下甘松、檀香、柳枝、柏枝,以慢火煎半日,待色赤黑即过滤去滓,下诸药,文火煎,候白芷色黑,滤出,下蜡、松脂令消。以绵滤过,净拭铛,却下药油,入黄丹,再着火煎,不住手搅,候变色黑,滴水如珠即膏成,瓷盒收贮。
功能主治治发背痈疽,疮肿结硬,痛不可忍。
用法用量用时取布或硬纸上摊贴。每日早晚换之。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六十三
处方44、羌活神术散处方羌活 藁本 川芎 白芷 苍术 细辛 甘草
功能主治治感冒风寒,头疼发热,恶寒拘急,体痛无汗,脉浮紧者。
用法用量加生姜、葱白,水煎服。口渴,加天花扮、于葛;有热,加柴胡、黄芩;恶心而呕,加姜汁炒半夏、陈皮;胸胁满闷,加枳壳、桔梗;若加麻黄、干葛发汗,可代麻黄汤;若烦躁,加石膏、麻黄,可代大青龙汤。
摘录《伤寒全生集》卷二
处方45、镇肾决明丸处方石决明 菟丝子 五味子各30克 细辛 干山药 干地黄 知母各45克
制法上药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蟹睛疼痛外障。
用法用量每次10丸,空腹时用茶送下。
摘录《秘传眼科龙木论》卷四
处方46、苓甘五味姜辛汤处方茯苓12克 甘草6克 干姜9克 细辛3克 五味子6克
功能主治温肺化饮。治咳逆。寒饮内停,咳嗽痰稀,喜唾,胸满喘逆,舌苔白滑,脉沉迟。
用法用量上药五味,以水8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滓,分三次温服。
摘录《金匮要略》卷中
处方47、清上泻火汤处方荆芥穗 川芎各0.6克 蔓荆子 当归身 苍术各0.9克 酒黄连 生地黄 藁本 生甘草各1.5克 升麻 防风各2.1克 酒黄柏 炙甘草 黄耆各3克 酒黄芩 酒知母各4.5克 羌活9克 柴胡15克 细辛少许 红花少许
功能主治治热厥头痛,得寒则止,遇热则作。
用法用量上药锉碎,分作二服。每服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食后稍热服。
摘录《兰室秘藏》卷中
处方48、天麻丸处方天麻30克 乌蛇60克(酒浸,炙微黄,去皮、骨)白僵蚕22.5克(微炒)干蝎22.5克(微炒)附子30克(炮裂,去皮、脐)干姜15克(炮裂,锉)桂心22.5克 防风22.5克(去芦、头)蝉衣22.5克 川乌头22.5克(炮裂,去皮、脐)羌活22.5克 细辛22.5克 独活22.5克 麻黄30克(去根、节)天南垦15克(炮裂)羚羊角屑30克
制法上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三五百杵,丸如酸枣大。
功能主治治风痉口噤,腰背强直,不可转侧。
用法用量每服不计时候,以温酒研下1丸。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十九
处方49、阴虚牙痛方处方生地24-30克,熟地24-30克,元参15克,骨碎补9克,二花15克,细辛3克。
功能主治补肾益阴。主阴虚火旺。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卢学理方
处方50、止麻消痰饮处方黄连 黄芩 茯苓 半夏 桔梗 枳壳 陈皮 天麻 天南星 细辛 甘草 栝楼仁
功能主治治口舌麻木,痰涎壅盛,或身麻肉瞤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血虚,加当归,气虚,加人参。
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十三
处方51、温阳散风汤处方白蒺藜10克,川芎10克,白芷10克,细辛3克,荜拨5克,乌梅10克,枸杞子12克,桑椹12克,白芍12克,蛇床子10克,锁阳10克,淫羊藿10克。
功能主治温补肺肾,祛风散寒。主肺肾虚寒。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摘录谭敬书方
处方52、华盖散处方甜葶苈15克 苦葶苈15克(并用纸隔炒)茯苓 人参 细辛 干姜(炮)桔梗(锉,炒)杏仁(去皮、尖,麸炒)紫菀 款冬花 甘草(炙)陈皮各7.5克
制法上为细末,用羊肺1个(心血不透者),切细研烂,与药末拌和,再研匀,药尽为度。将药泥在土墙上,以湿纸七重盖覆,每日去纸一重,七日药就,候干刮下,再研,罗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脏气不足,痰饮内停,咳唾脓血,渐成肺痿,憎寒发热,羸瘦困顿,皮肤甲错,将成劳瘵。
用法用量每服6克,空腹时用温酒、盐汤或米饮调下,一日二次。
摘录《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二
处方53、消散片处方当归300克 麻黄100克 川芎100克 细辛100克 雄黄60克 羌活100克 防风100克 苍术800克 甘草100克 天南星100克 蚯蚓(制)300克 生川乌200克 荆芥油1克
制法上十三味,先将当归、麻黄、川芎、细辛、雄黄、羌活六味共研细扮,过100目筛,和匀,再将剩余的六味水煎二次,每次二小时;药汁滤过,澄清。混和后浓缩成清膏,然后与上述混合粉760克、碳酸钙100克搅和,制成颗粒,干燥。干燥颗粒拌加荆芥油及润滑剂压制成2253片,即得。
功能主治温散寒凝,活血通络,解毒消肿。治痈疽初起,发背流注及风湿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4片,每日三次。
摘录《上海市药品标准》
处方54、羌活散处方前胡(去芦)羌活(去芦)麻黄(去根、节)白茯苓(去皮)川芎 黄芩 甘草(烂)蔓荆子(去白皮)枳壳(去瓤,麸炒)细辛(去苗)石膏(别研)菊花(去梗)防风(去芦)各30克
制法上为末,入石膏研匀。
功能主治治风湿外侵,里有郁热,头痛项强,肢节烦疼,天阴风雨,预觉不安。
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水300毫升,入生姜3~4片,薄荷3~4叶,同煎至210毫升,稍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一
处方55、紫石门冬丸别名紫石英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九)。
处方紫石英 天门冬各90克 当归 芎藭 紫葳 卷柏 桂心 乌头 干地黄 牡蒙 禹余粮 石斛 辛夷各60克 人参 桑寄生 续断 细辛 厚朴 干姜 食茱萸 牡丹 牛膝各25克 柏子仁30克 薯蓣 乌贼骨 甘草各45克
制法上二十六味,研为细末,蜜和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妇人不孕。
用法用量每次用酒送服10丸,一日三次,渐增至30丸。以腹中热为度。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二
处方56、五噎丸别名食茱萸丸(《普济方》卷二O五)。
处方干姜 蜀椒 食茱萸 桂心 人参各37.5克 细辛 白术 橘皮各45克 茯苓 附子各30克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温中散寒,行气开结。治胸中久寒,呕逆逆气,饮食不下。
用法用量每服3丸,不知,渐加至10丸,温酒送下,日三次。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十六
处方57、青葙子丸处方青葙子 甜瓜子仁 菟丝子(酒浸三日,曝干,别杵为末)白蒺藜(微炒,去刺)面曲(炒令微黄)乌梅丸(微炒)棒心 蔓菁子 决明子 牡荆子 茺蔚子 枸杞子 萤火虫(微炒,去翅、足)地肤子 柏子仁各30克 川大黄30克 (锉碎,微炒)蕤仁60克(汤浸,去赤皮)细辛60克
制法上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肝风多泪,眼目昏暗。
用法用量每服以温酒下20丸。不计时候。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三十三
处方58、乌犀天麻丸处方犀角屑 天麻(去苗)细辛(去叶、土)防风(去芦头)川芎 香白芷 羌活(去芦头)甘菊花各30克 龙脑(别研)麝香(别研)各3克
制法上药为细末,入脑、麝,研匀,炼蜜为丸,每30克作8丸。
功能主治清热祛风。治头面诸风,口眼晌动,精神昏愤,咽膈不利。
用法用量每服1丸,细嚼,食后茶清下。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二
处方59、温阳通脉汤处方生麻黄6-12克,熟附块12-24克(先煎),细辛12克,全瓜蒌12-30克,枳壳9克,汉防己9克,红花6克,川芎10克,虎杖12克。
功能主治温通心阳,散瘀通痹。主寒凝血瘀。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有2次。
摘录陈湘君方
处方60、宽胸丸处方荜茇900克 高良姜 延胡索 檀香各450克 细辛150克 冰片30克
制法将荜茇、良姜、檀香、细辛提取挥发油及浸膏(挥发油与浸膏比例为1:1),装入胶囊,每料可装胶囊160个左右,每个0.3克。
功能主治温中散寒,芳香开窍,理气止痛。治冠心病、心绞痛。
用法用量每日三次,每次1个。
摘录《新医药学杂志》1973(3):9
警告!本文使用信息聚合技术汇集而成,仅作学习、研究之用,切不可照本宣科、照猫画虎,身体有恙应尽早就医。本文资料绝大部分注明了出处,但不对信息的正确性负责,更不对使用本文信息导致的后果负责。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相关文章:
下列哪些属于成人学习的原则()04-20
下列哪些属于导师模式成功的方法()04-20
下列哪些费用不能在培训费用中列支()04-20
下列哪些费用属于违规使用培训费用04-20
二人以上依法承担按份责任,无论责任大小,平均承担责任。04-20
下列哪项是培训管理流程中的首要环节()04-20
下列哪项内容的描述为培训实施()04-20
民法调整的是平等主体之间的()04-20